社会经济导刊
  • ISSN:3079-9007(Print) 3080-148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86.25.04.04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城市漫步:当代青年新型出游方式及其形成逻辑
郭嘉璇

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1400

摘要:近年来,“城市漫步”作为一种新型的出游方式,逐渐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开来。通过梳理“漫游者”形象的来源及变形,笔者认为,这些在青年群体中出现的新一代“漫游者”是波德莱尔和本雅明塑造的游荡者的结合:他们既是不移情的游荡者,又是保持着观看的激情、四处闲逛的观众。“城市漫步”的初衷是对内卷化的生产秩序、商业化的旅游模式的抵抗,但是这一出游方式最终仍然为商业收编,从而消解了其中的抵抗性。

关键词:城市漫步;青年;游荡者;抵抗;收编

参考文献

[1]张乐.漫步巴黎幻境——本雅明的闲逛者形象探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

[2]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481.

[3]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卫文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4]韩炳哲.爱欲之死[M].宋娀,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20.

[5]汉娜·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王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

[6]汪民安.游荡者、商品和垃圾[J].中国图书评论,2009,(12):4-13.

[7]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段祥贵,陈建.本雅明“闲逛者”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05):93-96.

上一篇:老旧物业档案数字化转换与存储优化策略

下一篇:“长征”概念的历史流变与话语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