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刻重构高等教育的底层逻辑,对传统育人模式形成系统性冲击。本文基于技术哲学与教育生态学理论框架,剖析数字化转型对高校育人模式的结构性影响,揭示技术渗透引发的主体性重构、知识生产革命与代际惯习转型三重变革,同时剖析技术工具化、制度刚性与惯习固化构成的生态梗阻。研究提出“技术驯化—教学跃迁—制度嬗变”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人机协同反思框架、虚实融合教学范式与弹性治理体系,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路径。文章突破技术工具理性的桎梏,强调以育人价值引领技术应用方向,致力于平衡技术赋能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张力,为新时代高校育人模式创新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与现实指导。
关键词:数字教育;高校育人;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锟鹏.数智化场域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06):15-18.
[2]郭磊.智能时代数字教育资源传播的“信息茧房”危机及其破解[J].教育信息技术,2024,(11):50-53.
[3]陈亮.人工智能推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中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品格特质、运行机理与动力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25,(02):130-144.
[4]陈廷柱,管辉.教育数字化:转型还是赋能[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06):11-18.
[5]黄景文,张鸣远.高校学科治理数字化转型: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30(05):16-25.
[6]卢佳,陈晓慧,杨鑫,刘俣宏,王小丹.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风险及其消解[J].中国电化教育,2023(02):103-110.
[7]倪国良,冯琳.数字孪生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2,(12):39-45.
[8]国兆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开放教育学习评价的价值转向与体系重构[J].成人教育,2024,44(06):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