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11.017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探析——以电视摄像与节目制作课程为例

祝格

武汉东湖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212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非遗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不仅有助于丰富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本文以电视摄像与节目制作课程为例,探讨非遗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路径。通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活动以及教师自身修养提升等方面,提出非遗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策略,旨在通过非遗文化的融入,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电视摄像与节目制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创造,2022,30(11):6-29.

[2]李丽英.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N].安徽科技报,2024-09-25(014).

[3]黄百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思想指南——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有感[J].中国编辑,2020(11):4-8.

上一篇: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研究趋势分析

下一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