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省长春市,130600;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部“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其核心目标旨在有效减轻中小学生在课业和校外培训方面的双重压力。该政策的实施,为某市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其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深入剖析“双减”政策对某地区校外教育培训行业产生的具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转型策略,以助力这些机构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研究发现,“双减”政策的实施显著影响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运营模式、课程内容和市场定位。首先,培训机构不得不调整其课程设置,减少学科类培训,增加素质教育和兴趣培养类课程。其次,机构的运营成本和收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导致部分机构面临经营困难甚至倒闭。此外,市场定位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导向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转型策略。首先,培训机构应积极开发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课程,如艺术、体育和科技等素质教育项目。其次,机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线上平台和数字化工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最后,培训机构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通过这些转型策略的实施,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能够适应“双减”政策带来的变化,还能在新的教育生态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转型策略
参考文献
[1]殷媛媛,双减政策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策略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1(22):146-147.
[2]章煜宛,涂维亮.基于财务绩效的教培企业转型发展路径研究——以新东方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24):59-62.
[3]孙不凡,程一可.“双减”背景下的校外培训及其机构治理——基于教育生态危机的视角[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7(02):9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