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5.085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研究
徐兆明 都双喜 罗昭辉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江西九江332020

摘要:在互联网高度渗透与社会环境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表达方式网络化、情绪反应敏感化等新特征。一方面,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国家认同与自我实现诉求,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意识与社会参与意愿;另一方面,在信息碎片化与竞争压力加剧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在价值判断、责任担当与情绪调适方面出现波动。传统灌输式和管理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面对新生代群体时逐渐显现适应性不足,难以满足其个性化与互动式的认知特点。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新特点的梳理,提出高校思政教育应在理念上由“管理控制”向“价值共鸣”转变,在内容上强化时代性与贴近性,在方式上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与协同参与机制建设,以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触达”的转型升级,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蔡桂静.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6):34-35.

[2]乌丽娜.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路径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21(06):136-138.DOI:10.13895/j.cnki.jimufe.2023.06.027.

[3]周璇.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成才,2023(01):49-50.

[4]周起帆.人工智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新载体[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06):61-64+71.

[5]郑茹楠.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J].中国报业,2023(20):88-90.DOI:10.13854/j.cnki.cni.2023.20.039.

上一篇:革命旧址类纪念馆沉浸式剧目的实践路径与教育效能研究——以《辛亥1911·羊城抉择》为例

下一篇:地方特色视角下AAA级景区生态研学课程开发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