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轩中学,山东省聊城市,252000;
摘要:随着我国学龄人口持续下降,义务教育“小班化”教学已从东部探索转为全国必然实践。本文依托全国东、中、西6省市12所中小学(含6所城市公办校、4所农村公办校、2所城乡结合部民办校)的调研数据(覆盖1800名学生、210名教师、500名家长)及3所典型校个案追踪,分析小班化教学的政策契合性与现实基础,指出“师资适配不足”“资源配置失衡”“评价体系滞后”“政策衔接薄弱”等困境,从教学模式重构、师资能力建设、资源协同整合、评价机制改革维度,提出实践路径,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生减少;小班化教学;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优质均衡;政策衔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
[2]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3]王鉴,李泽林。小班化教学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22(5):112-120.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Z].2021.
[5]张莉。县域义务教育小班化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基础教育参考,2023(8):34-37.
[6]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小班化教学教师能力培训实施方案[Z].2023.
[7]王文静。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学报,2023(2):89-98.
[8]西部某县教育局.2023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变化与小班化教学现状报告[R].2024.
[9]东部某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城乡小班校结对共建实践研究[J].教育探索,2023(11):45-51.
[10]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保障的意见[Z].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