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3.02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社会教育的创新实践与转型路径研究——基于博物馆社教功能的多元拓展
沈心雅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河北省,066000;

摘要: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正在经历从传统"知识殿堂"向现代"社会课堂"的深刻转型。本文基于国内外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最新实践,系统分析了分众化教育、科技赋能、跨界融合等创新路径,探讨了博物馆社教功能转型面临的挑战与突破策略,提出了构建"无边界博物馆"生态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创新实践不仅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也为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多元主体协同、数字技术赋能和评价体系完善,博物馆正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个体与社会、知识与实践的重要纽带,为社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

关键词:社会教育;博物馆;创新实践;转型路径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J].东南论坛,2010(12).

[2]何东蕾.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博物馆教育:认知、现状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5(02).

[3]黄刚.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N].新华网,2024-03-28.

[4]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品牌建设报告[R].2023.[5]敦煌研究院."数字藏经洞"项目技术白皮书[R].2024.

上一篇:采茶戏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

下一篇:文明互鉴视角下的中外博物馆系统性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