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河北省,066000;
摘要: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记忆的守护者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中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本文以文明互鉴为理论视角,通过系统比较中外博物馆在历史渊源、收藏理念、展览策划、教育功能、技术应用和国际合作等六个维度的差异,揭示不同文化传统和现代性条件下博物馆发展的多元路径。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比较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深入剖析了50家中外典型博物馆的实践模式,发现中国博物馆正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而西方博物馆则从"欧洲中心论"向多元文化平等对话演进,这种双向趋同的变革为全球博物馆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基于对差异根源和融合趋势的分析,本文最终提出构建"文明互鉴型博物馆"的理论框架和实施路径,为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文明互鉴理论;中外博物馆;差异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利新,李海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博物馆建设[J].信息与电脑,2016(2).
[2]何文韬.当前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实践思考[J].桂林博物馆学报,2017.
[3]谢宾顺.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山西实践[N].山西日报,2023-04-18(11).
[4]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纹样数据库建设报告[R].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