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导刊
  • ISSN:3079-9007(Print) 3080-148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86.25.09.022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京津冀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赵亚琴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300222;

摘要:本文以2011-2023年京津冀13地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每提高1个单位,泰尔指数下降0.097,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替换被解释变量为城乡收入比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上,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移动支付与互联网信贷降低门槛、提升农村金融可得性,从而缓解地理排斥。此外,传统金融深化也具有收敛效应,但教育投入因城乡不均和人才虹吸反而拉大差距。据此建议:一是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向农村地区纵深发展,实现金融服务常态化下沉;二是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政策,减少城乡地区金融资源差距;三是因地制宜,制定更成熟的教育资源投入政策。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京津冀;泰尔指数

参考文献

[1]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2019,54(08):71-86.

[2]武建辉,杨泽云,秦涛,等.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25,41(02):66-71.

[3]傅秋子,黄益平.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8,(11):68-84.

[4]周璐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22,(01):147-153.

[5]宋晓玲.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J].财经科学,2017,(06):14-25.

[6]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季刊),2020,19(04):1401-1418.

[7]李牧辰,封思贤.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文献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10):84-91.

[8]周利,冯大威,易行健.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数字红利”还是“数字鸿沟”[J].经济学家,2020,(05):99-108.

[9]张子豪,谭燕芝.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06):1-7.

[10]张贺,白钦先.数字普惠金融减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面板门槛回归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8,(10):122-129.

[11]黄倩,李政,熊德平.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及其传导机制[J].改革,2019,(11):90-101.

[12]葛和平,朱卉雯.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新金融,2018,(02):47-53.

[13]赵丙奇.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20,(01):196-205.

[14]宋科,刘家琳,李宙甲.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吗?——兼论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同效应[J].中国软科学,2022,(06):133-145.

上一篇:“利”的异化与重构:从“尖”到“奸”的不正当竞争,寻找共生之道

下一篇:积极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