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摘要:本文基于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的阅读感悟,以“幸福在于沉思”的主题为出发点,阐释了沉思作为最高等的实现生活形式,具有自足、纯粹且持久的特点。与其他需要依赖外在条件的德行实践不同,沉思摆脱了外在重重因素的束缚,让人可以依靠个人内在的精神活动来获取独特的快乐与幸福。在当代社会,人们过度关注外在物质和人际关系,为追求物质享受和人脉关系折了腰,却忽略了沉思的重要性,导致对真正的幸福的理解产生偏差。文章分析了沉思在现代社会的缺位现象,阐述了沉思从被动到主动的进阶过程,以及其对发现自我、追求不朽的重要意义,最终指出幸福与沉思同在,沉思本身即为幸福的本质。
关键词:幸福;沉思;亚里士多德;纯粹;不朽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2017).《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
[2]廖申白.(2003).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沉思”概念.《道德与文明》,(04),20-24.
[3]麦金太尔.(2011).《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
[4]Annas, J. (1993). The Morality of Happi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