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论坛
  • ISSN:3079-9023(Print) 3080-1508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08.25.07.05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基于生态修复的当代标志性建筑探索与实践——以河北省第四届园博会主场馆设计实践为例

金磊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第三分公司,北京市,100096

摘要:当代背景下的公共建筑设计,尤其是需要一定公共性和标志性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比以往更加注重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联系与协调,同时关注与当地背景的联系,并结合建筑本身的功要求和建设规模等形成自身独特的空间形态,由此生成的这一空间形态就是公共建筑本身呈现出的地表属性;本文将结合笔者作为设计主持人完成的北省第四届园博会主场馆设计实践,着重从与环境共生的方向进行阐述,以供类似项目参考。

关键词:景观建筑;地域风貌;标志性

参考文献

[1]陈博杰,谢雨东,应宇鹏.再造城市山林——海南生态智慧新城数字市政厅的景观实践[J].建筑技艺,2023,29(01):27-32.

[2]崔愷,常青,许胜,等.风景中的建筑,建筑中的风景——品谈荣成市少年宫[J].建筑技艺,2022,28(01):25-37.

[3]康凯,张一楠.从童趣到“砼”趣——荣成市少年宫设计与建造历程侧记[J].建筑技艺,2022,28(01):13-26+12.

上一篇:影响交通工程造价的因素和措施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