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研究生课程《机器人视觉技术》面临教学内容前沿性强、学生基础差异大、理论与实践壁垒高等挑战。本文提出了AI赋能的教学新路径,旨在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适应性教学模式。新路径通过构建多维度学习者模型,实现对学生知识状态、技能水平与学习行为的精准诊断;在此基础上,利用自适应内容推荐系统与智能虚拟实验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与学习路径的动态规划;通过数据驱动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全面评估教学成效。实践表明,该路径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为高等教育课程的智能化改革提供了可实施路径。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视觉;学习者模型;适应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慧峰,陈竹湘,徐水晶.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模式新变革[J].软件导刊,2022,21(11):166-171.
[2]戴婧佼.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学理论, 2019(8):145-146.
[3]刘乐群,季亚婷.大模型背景下AI与智慧教育融合的探讨[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1):126-131.
[4]谢晖,朱守平,刘鹏等.大语言模型+智能评价的“双智”赋能现代工科微生物学混合式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5,52(01):445-456.
[5]刘明,杨闽,吴忠明等.教育大模型智能体的开发、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J].现代教育技术,2024,34(11):5-14.
[6]杨剑,强颜.AI赋能OBE理念的软件工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25,8:46-51.
[7]年福东,汪珺,秦强.AI赋能: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新路径[J].合肥大学学报,2025,2(42):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