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职业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心理教育普遍以问题导向的被动干预为主,难以契合新时代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需求。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结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与学生成长规律,提出从“问题干预”向“积极培育”转型的心理教育路径,系统构建了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与保障体系组成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框架。该体系以阶段性目标为引领,以课程、活动与实践为载体,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协同机制为支撑,并通过制度、师资、经费与评估的四重保障实现可持续运行。该框架能够推动高职心理教育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育人转变。研究为新时代高职心理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职心理教育;积极心理品质;体系化设计
参考文献
[1]赵芳.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路径[C]//“2024职业教育活动周 ——钢铁行业大工匠进校园”活动.邯郸科技职业学院, 2024.
[2]吕素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构建[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7):3.DOI:10.3969/j.issn.1000-7997.2019.07.045.
[3]雷晓元,赖发明.以"积极心理工程"为核心构建高职院校一体化心理育人体系模式研究[J].炫动漫, 2023(14):0088-0090.
[4]席文彪,张世财.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27):53.
[5]吴丽玫.积极取向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成长双驱动双保护机制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与场动力论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22(2):41.
[6]刘惠娟,黄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1(9):99
[7]高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20(11):1020
[8]熊伟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1):100.
[9]曾光,赵昱鲲.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