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101399;
摘要: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持续深化,“晚熟大学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群体,其对高校育人工作,尤其是辅导员角色实践带来了深刻挑战。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指导者,辅导员在履行日常职责时,其传统角色定位正遭遇多重现实张力。这些困境不仅制约育人实效和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的达成,也深刻影响辅导员自身的专业成长与职业认同。本研究依托角色理论的分析视野,重点探讨辅导员在职业实践中面临的角色模糊、职能泛化及身份认同危机等核心问题,并从深化精准育人、重构专业角色与推动发展转型三个方面,系统提出应对当前角色困境的策略建议,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晚熟大学生;角色理论;高校辅导员;发展困境;角色重构
参考文献
[1]王鹏,杨淑萍.高校辅导员教师角色的嬗变、特质及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6):53.
[2]李敬,侯效星.高校辅导员“教育者”角色发展困境及强化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3(6):110.
[3]龚伟.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历史嬗变及发展路向[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6):13.
[4]王晓磊,赵媛媛,郭明瑜.高校辅导员角色紧张的舒缓与职业理想建构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87.
[5]廖沙沙.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向[J].领导科学论坛,2023(10):146.
[6]田力.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生涯发展共同体的建构:内涵与特点[J].成才与就业,2023(12):47.
[7]赵倩倩.高校辅导员与家长教育观念冲突的应对策略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75.
[8]代丽丹.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困境及解决途径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3(12):88.
[9]李华伟.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内驱力的内涵、特性及激发路径探究[J/OL].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23(4):1.
[10]宋金锦.学生需求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应然”与“实然”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