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11.021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文旅服务设计研究——以信阳郝堂村为例

杜嘉豪

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抓手,对活化乡村文化基因、促进城乡价值共生有着深远的意义。基于共生理论“多元协同、互利共生”的框架,将政府、企业、村民、游客及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共生单元网络,通过服务设计优化触点、重构流程,破解资源碎片化与服务断层化难题。以河南信阳郝堂村为例,依托豫南民居、茶艺非遗等资源,构建多元协作系统:政府主导生态治理与政策扶持,企业开发数字化平台,村民提供民宿与非遗体验,设计师优化服务触点。通过建立多元系统,应对郝堂村面临的文化IP辨识度低、利益分配失衡、数字服务渗透不足等挑战,以共生理论引导服务设计升级。

关键词:共生理论;乡村文旅;服务设计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大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

[2]李光耀.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乡村文旅服务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22.

[3]裴浩强.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流浪猫服务系统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23.

上一篇:巴洛克在17-18世纪欧洲艺术的主导风格

下一篇:地域文化符号在茶叶包装中的叙事性设计研究——以云南普洱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