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4.042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抗战时期四川的垦殖工作
廖诗桂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宁省大连市,116033;

摘要:抗战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持续侵占我国土地,全国粮食供应压力加大,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在抗战期间的供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四川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号召,利用难民、荣誉军人、罪犯等在边区开垦荒地,从事大规模垦殖工作,缓解全国粮食压力,本文主要探索抗战时期四川参与开垦荒地的人员以及典型垦区概况,并分析垦殖工作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关键词:抗日战争;四川;垦殖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政府秘书处法制室编:《战时法令辑要》[M], 兰州:甘肃省政府秘书处法制室, 1939.

[2]四川经济月刊: 《四川省督垦荒地大纲》[N], 1938-8.

[3]四川省政府秘书处法制室编:《四川省现行法规汇编 第5册》[M], 成都:四川省政府秘书处法制室, 1941.

[4]孟光宇编: 《地政法规》[M], 上海:大东书局, 1947.

[5]孟光宇编: 《地政法规》[M], 上海:大东书局, 1947.

[6]秦孝仪主编 :《革命文献(第103辑)》[G], 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年,第51页 。

[7]重庆市档案馆,0055-5-96, 《农林部四川东西山屯垦实验区管理局三十一年度工作概况 》.

[8]转引自周云容: 《抗战时期四川垦殖运动初探》[D], 四川大学,2007.

[9]四川经济月刊: 《四川省督垦荒地大纲》[N], 1938-8.

[10]四川省政府建设厅:《四川西北边区垦牧调查报告》,省政府建设厅,1938.

上一篇:全球史视角下设计与中国电视产业发展动因研究——以中日电视产业互动为线索

下一篇:众声喧哗中失语的凯蒂——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