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0000;
摘要:本文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个发展阶段,并以全球史的视角,将关注点放在中日贸易这一链接点上,从中日贸易,技术迁移,生产成本这三个层面分析中国现代设计的变迁。中国现代设计的发轫不仅仅是内部诉求,同样也离不开外部的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邦交正常化,与日本的贸易发展迅速,国内工业体系的完善和成熟,给予了现代设计在中国成长的土壤,90年代依靠国内优质廉价劳动力在生产成本上取得巨大优势以及国内产品“一定质量的价格敏感性”的特点,完成了国内电视产业的崛起,但过分依赖存量技术和以成本领先战略的发展模式,导致了现代设计与制造业的脱钩,难以突破“制造”的桎梏。
关键词:全球史观;中日贸易;技术迁移;成本领先;中国现代设计
参考文献
[1]塞巴斯蒂安·康拉德.全球史是什么[M].中信出版集团,2018:81-83.
[2]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 231-234.
[3]王允贵.“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4,(01):47-50.
[4]黄卫平.中外合资是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调查报告[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5,(01):77-80.
[5]陈效.福日电视:中外合资家电的鼻祖[J].福建质量管理,2013,(Z2):60-62.DOI:10.16686/j.cnki.35-1087/f.2013.z2.017
[6]木水.吸取国外管理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论福日公司的企业管理[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4,(02):16-20.
[7]Stefan S.Tanaka,New Times in Meiji Japa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8]陈涛涛,段志蓉,陈晓.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与跨国经营[J].国际经济合作,2010,(12):4-14.
[9]于瑞.日本家电产业国际化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04):21-25.DOI:10.13805/j.cnki.2095-7009.2011.04.025
上一篇:医学院校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路径探析
下一篇:抗战时期四川的垦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