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省潮州市,521041;
摘要:本研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中系统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业动机与考研动机提升的作用机制与实践成效。课程设计以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科研伦理、社会责任、学术规范等思想政治元素有机融入小组合作、项目驱动与任务探究等教学环节,构建“价值内化—能力认同—目标导向”的动机激发路径。通过课前课后问卷调查与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评估课程成效,结果表明:课程实施后,学生在考研信心、学业兴趣等关键动机指标上均有提升,部分学生在科研规范、团队协作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认知也更加深入。研究亦发现课程在理论联系实践、内容梯度设置、思政要素整合及课堂参与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真实任务导向、分层教学、多元支持机制、思政要素深度融合与反馈评价优化等改进策略,为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业动机;考研动机;课程改革;自我决定理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 2020-05-28.
[2]杨利元,李小芳,明庆忠,等.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22,37(01):4-7+44.
[3]张东军,高红丽.心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基础与策略探讨[J].浙江医学教育,2023,22(01):24-29.
[4]李金奎,赵燕枝.“两个五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基础课程为例[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4,34(01):138-141+146.
[5]郑江翠,范小青.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以“基础心理学”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6(03):107-110.
[6]孙敏.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评《高校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与理论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4,(04):148.
[7]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5.1.68
[8]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