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抓手,校本教研对学校变革与教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教育哲学视角出发,以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三重维度解构校本教研异化困境,即知识实体论导致教研情境剥离与主体性丧失;工具理性催生人本价值遮蔽与指标崇拜;经验主义引发教研决策失范与科学缺位。据此提出教师校本教研的重构路径,在本体论层面转向素养生成,以实践知识观重塑教研育人本质;在价值论层面回归生命立场,构建师生共生生态与问题驱动机制;在方法论层面建立循证教研,通过数据赋能与制度创新实现经验依赖向证据驱动的转型。
关键词:校本教研;本体论重构;循证教研;生命价值;实践知识观
参考文献
[1]王德峰.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52.
[2]王永明,亓玉慧,王禧婷.时间变革: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时间观?[J].中国教育学刊,2024,(05):7-11.
[3]张良.论素养本位的知识教学——从“惰性知识”到“有活力的知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3):50-55.
[4]范何勇.教育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22):35-38.
[5]邹尚智编著.校本教研指导[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7):1-2.
[6]吴刚平,余闻婧.论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02):41-47.
[7]漆涛,张永琴,田敬峰.教师与教研员何以联合:教研共同体的生成与运作[J].全球教育展望,2024,53(02):76-91.
[8]赵汀阳.关于“巫史传统”的非实证分析[J].开放时代,2024,(03):27-31.
[9]洪明.反思实践取向的教学理念——舍恩教学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