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546100;
摘要:在文化多样性及民族认同越来越受关注的情形下,《在母语中死去》这部散文集,以独具特色的文学眼光,为壮族文化的传承及认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本载体。凭借这些全方位的文学建构,黄少崇的作品不但为壮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很强的帮助,而且为处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的不同文化交流与理解搭建了桥梁。
关键词:《在母语中死去》;壮族民俗记忆;文化身份认同;文学建构
参考文献
[1]陆艳清.浅析黄少崇散文集《在母语中死去》的审美特征[J].美与时代(下旬刊),2022(11):107-110.
[2]张娟.死在母语围绕下的幸福——评黄少崇散文集《在母语中死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6):32-34.
[3]田右英.触摸疼痛:读黄少崇《在母语中死去》[J].广西文学,2018(8):108-111.
[4]余成煜.从民居民俗民风看壮族文化的包融性[J].中国民族博览,2024(19):70-72.
[5]陈晓洁,王海霖.壮族文化元素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5,295(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