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导刊
  • ISSN:3079-9007(Print) 3080-148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86.25.11.079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索尔·贝娄《塞姆勒先生的行星》中的共同体重构

王欣怡 费跃琦

东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盛行,社会层面的精神堕落对传统的共同体意识造成巨大冲击,索尔·贝娄以犹太传统为基础,借主人公塞姆勒对这一共同体危机进行回应。首先,本文从犹太群体面临的共同体困境出发,批判现存共同体中的不平等现象。其次,本文以塞姆勒从大屠杀幸存者到都市旁观者、再到暴力事件干预者的嬗变为例,揭示犹太群体在主流社会中既抽离又融入的矛盾特征的同时,昭示个体在现代困境中重建共同体的可能性。最后,本文总结了索尔·贝娄对打破现存共同体困境并通过个体重构人类共同体的期盼,疗愈犹太民族创伤,破除文化认同困境。

关键词:索尔·贝娄;共同体;《塞姆勒先生的行星》

参考文献

[1]Alan L. Berger. On Being a Jewish Writer: Bellow’s Post-War America and the American Jewish Diaspora[J]. 2016, 2(2): 81-95.

[2]Spencer, Robert. Cosmopolitan Criticism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3]Saul Bellow. There is Simply Too Much to Think About[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16.

[4]刘硕良.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和获奖演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

[5]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7]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索尔·贝娄.塞姆勒先生的行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9]武跃速.索尔·贝娄小说中的现代性忧思——从《赫索格》谈起[J].江西社会科学,2014,14(10):109-114.

[10]席楠.索尔·贝娄《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小说内外的政治图景与反暴力主旨[J].国外文学,2019,19(1):121-159.

[11]翟乃海.犹太流散文学中的共同体想象及其表征[J].外国文学研究,2023,1:43-54.

上一篇:国际外交话语态度分析初探——以“白宫争吵”事件为例

下一篇:从讲话精神中探寻时代价值与哲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