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 法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网络暴力是数字时代亟待解决的社会风险,其危害已从个体心理创伤延伸至经济秩序破坏及国家安全威胁。基于犯罪学、社会学与传播学的交叉视角,系统解构网络暴力的生成逻辑,提出多维度治理路径。
关键词:网络暴力;生成逻辑;协同治理
参考文献
[1]梁丽莉:《法律规制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现象研究》,重庆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2]参见PeterK.Smith,TheNatureofCyberbullyingandWhatWeCanDoaboutIt,JournalofResearchinSpecialEducationNeeds15,176-184,(2015).
[3]叶青:《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网络暴力治理现代化》,《法治日报》2025年2月5日。
[4]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5]参见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6]参见陈代波:《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7]周凯、刘伟、凌惠:《社交媒体、“沉默螺旋”效应与青年人的政治参与——基于25位香港大学生的访谈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8]参见侯玉波、李昕琳:《中国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9]王秀平:《网络暴力成因及理性法律规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0]刘晓航:《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困境及应对》,《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
下一篇:智慧安防信息化系统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