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经大学 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我国将居住权编入《民法典》并规定了其定义,设立,转移,消灭等内容,丰富了我国的物权体系使我国民法规范趋于完整,同时也为我国相关司法实践提供法律依据,为老年人以房养老,弱势群体保护,等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现行的居住权立法有部分不足,包括主客体范围不明确,设立和灭失方式较狭窄等问题。本文将阐述居住权的概念和性质,对居住权制度的规则进行解读,提出目前我国居住权制度的不完善之处,并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给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居住权;弱势群体保护;用益物权;人役性
参考文献
[1]钱明星.关于在我国物权法中设置居住权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2001(5):19.
[2]法国民法典[Z].第605-606条.
[3]瑞士民法典[Z].第778条.
[4]意大利民法典[Z].第1005、1025条.
[5]葡萄牙民法典[Z].第1489条.
[6]阿根廷民法典[Z].第2968条.
[7]申卫星,杨旭.中国民法典应如何规定居住权[J].比较法研究,2019(6).67-71.
下一篇: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