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11.041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生成式AI情感引导适用范围与禁区——医学院校思政课为例

马欧阳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兴起,为医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生成式AI通过情境模拟、个性化答疑、教学反馈分析等功能,有助于增强思政教学的情境真实感和医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生成式AI介入课堂也潜藏师生主体弱化、算法偏见渗透、虚拟情感依赖等风险隐患。因此,应明确生成式AI情感引导的适用范围,充分发挥其情感赋能优势,充分遵循教育伦理规范和意识形态安全原则,通过教师监管和政策引导确保技术应用不偏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生成式AI;思政课;情感引导

参考文献

[1]代金平,覃杨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应对[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01-110.

[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47页。

[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Z].2023-07-15.

[4]刘成,莫生叶.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的意识形态安全边界厘清、风险监测及规制理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3):45-53.

[5]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Z].2025-05-12.

上一篇:《老人与海》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下一篇:生态视域下AI赋能英语专业智慧课程构建研究——基于英语精读课教学的实证分析